成安县气象事业十三五规划

发布日期: 2018.03.14 索 引 号 : 40490611-6-0302-2011-1000
发布机构: 气 象 局 文      号:
主 题  词: 组织机构 主题分类: 组织机构
 
 
成安县气象事业“十三五”规划
 
一、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及形势
(一)“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切实履行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各项职能,着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1.气象防灾减灾取得积极成效。大力开展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标准化建设,实现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全覆盖,建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示范村3个;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长效机制建设,发展部门联络员、乡镇(街道)气象协理员、行政村气象信息员队伍300人。开展部门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建设,建立了部门联络员制度、联合会商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与2个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联合开展16种灾害预警,部门防灾减灾合作取得进一步成效。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社会管理机制建设,推行重点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制度,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监督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机制建设,开展气象科普进乡镇(社区)、企业、学校等活动,防灾减灾社会体系发挥有力作用。
2.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实施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3.5%,2017年社会满意度达到88.9%以上。建成决策、公共、农业气象服务等三大市级业务平台及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初步建立了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新型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建立了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重大气象灾害电视字幕插播、气象“四员”队伍再传播的三大传播机制,服务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
3.生态气象服务初显成效。围绕当地经济发展重点,开展生态气象服务工作,为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打造出“生态气象服务组合拳”,有效服务地方中心工作。
4.气象监测预报水平稳步提高。建成1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农田小气候站9个、能见度站9个、建成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9个,初步形成0-24小时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预报预测产品体系,短时、短期预报精细到乡镇,中期预报精细到县域;城镇天气预报时效从5天延长至7天;24小时晴雨预报正确率达到83.21%;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正确率达到86.98%;24小时最低气温预报正确率达到86.05%;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提前时效延长到20分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及重大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5.气象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修订完善《成安县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实施办法》,制定下发《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联合教育、旅游、安监等部门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全市第三方回访平均满意度逐年提高,2017年达99.89%。通过防雷宣传电影进农村、防雷知识竞赛进学校、防雷科普咨询进广场等形式,提高全社会科学防雷意识。
(二)“十三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保障“平安成安”建设,防灾减灾任务更艰巨。平安成安”建设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一是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对监测预警水平、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程度的要求更高;二是山区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对气象观测系统的布局、自动化水平、运行保障的要求更高;三是防灾减灾和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及时性的要求更高;四是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和规范化要求更高;五是实施“五水共治”和“海绵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对气象保障要求更高。
围绕“美丽成安”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使命更重大。成安处于我国气候变化敏感区,气候变化影响弊多利少。开展气候资源监测评估,积极推进气候资源开发,是我市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的客观要求。同时,随着我市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人多地少,有限的生态空间将要承受更大压力。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在合理规划主体功能区、城镇化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区域性经济开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均需要提供生态气象保障服务。
深化气象事业改革,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责面临的挑战更严峻。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县委、县政府也就加快推进法治成安提出了要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进一步强化,对深化气象社会管理特别是防雷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能还没有全面正确履行到位,特别是在气象安全社会管理、气象行业管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等方面,离期待值的差距还很大。需要置身于改革和法治的大局,按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推进气象工作法治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气象事业发展动力更充足。“十三五”时期,成安要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成安,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生态经济更加发达、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更优美、设施网络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五个发展目标,这对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法制建设、生态保障等都提出更多的需求。随着加快打造生态产业新体系、加快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加快完善“五网”基础设施、加快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势必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为气象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科技日益进步,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空间更广阔。随着大气相关学科的科技进步,“互联网+”、云计算、云存储及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天气预报方式逐步建立,使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预报服务成为可能。随着气象业务服务领域的拓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气象服务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气象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将更加多样化、信息化。电子、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使自动气象观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观测系统的内涵更加丰富,天气气候等精细化的监测成为可能,同时将促进观测技术、预报技术和服务方式的交互式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关键区域、重点区域监测站网密度不够;多部门监测站网未实现共享利用;生态监测内容满足不了生态服务需求。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精细化水平无法满足防灾减灾需求。
2.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够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在灾害应急中的职责不明;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责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需要进一步提升。
3.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强。农村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气象为农服务方式单一,能力较弱;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强,保障城市运行气象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环境气象服务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城市环境要求;气象服务经济发展及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一体化水平有待提升。
4.气候变化应对能力不足。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和清洁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等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保障成安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5.气象社会化管理水平不高。与气象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气象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气象安全监管机制及技术保障水平不够。
6.气象台站基础装备设施保障不足。部分气象台站基础设施还较薄弱;台站整体气象科普功能不够健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能力不足,气象探测设施保护力度不够。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为保障成安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气象的新贡献。
(二)发展思路
成安气象事业的发展在坚持“面向需求、服务引领,政府主导、科学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强业,深化改革、开放合作”的总体思路的前提下,还要准确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要求,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更好地指导事业发展。因此,成安气象事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还要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立足科技型的定位,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业务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引擎的业务科技体制,进一步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是坚持把协调作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和问题导向,针对气象发展的短板,逐个突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协同性、整体性的同时,还要围绕需求、调整结构,不断优化气象业务服务产品体系。
三是坚持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紧紧围绕“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着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战略,拓宽气象发展新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障能源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四是坚持把开放作为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合作才能共赢”的理念,打开围墙看气象,开放合作干气象,充分利用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发展气象,在共谋共建共享中实现“多赢”,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着力拓展气象发展新空间。
五是坚持把共享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始终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加强民生气象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着力促进发展成果普惠人民。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建成与气象现代化体系相适应的新型事业结构。到2020年,我县要与全市同步实现气象现代化,部分项目位列同期全省先进行列,全市的气象监测能力、预报能力、预警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对生态经济发展、气候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的气象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1.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健全,灾害防御机制更加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基本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全面推进,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重点行业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村(社区)和重点单位建设进一步推进,部门联络员、乡镇(街道)气象协理员、行政村(社区)气象信息员、重点单位应急联系人队伍发展更加稳定、运行更加有效、保障更加有力。
2.监测预报预警更加及时,公共气象服务更加广泛。统筹集约气象部门与社会观测资源,优化全市气象综合观测站网布局,全面实现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提升气象信息网络支撑能力,基本实现多源观测资料准实时综合应用。重点提高台风、暴雨、强对流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建成政府主导、主体多元、覆盖城乡、适应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均等化、满意度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3.社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依法行政效率更加提高。进一步完善地方气象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基层气象社会管理和执法的组织体系,推进气象行政审批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安全管理、行业管理和行政审批等方面的效能。
4.人才竞争优势更加显著,科技创新活力更加突出。人才队伍结构和素质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员占比分别达到80%和15%,气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更为高效,科技创新驱动气象现代化的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气候领域的业务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在全省气象部门处于领先水平。
       5.台站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业务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基层气象台站现代化水平综合能力极大提升,基层气象台站的现代化装备和业务用房、附属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综合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基层气象业务运行需求,相关的水电设施、道路、围墙、护坡、防雷等配套设施完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三、主要任务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精准化水平
1.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提升观测自动化水平。观测站网密度按重点区域6公里左右、其他区域7公里左右优化气象探测站网布局,提高强降水监测精准度和降水相态自动识别能力。在国家级台站继续推进综合观测自动化,升格建设一批骨干区域气象站,按每年15%进度更新改造早期区域气象站设备和设施,完善天气雷达网和冰雪观测网布局,与水利、电力、环保、旅游、农业等部门统筹共建气象观测设施。
2.加强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提高预报精准化水平。建立以省级为依托,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市—县一体化短时临近预警平台和格点预报订正业务。组织开展分类预报技术研发,提供精细化、格点化、定量化、专业化的业务服务产品。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质量检验业务和乡镇预报检验业务。
3.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完善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化、精细化、分灾种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产品体系,提高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完善“气象基本要素+行业影响指标”的定量化专业预报业务,优化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气象风险预警。加强环境、交通、农业、电力、旅游、森林火险等影响预报、风险预警、气候事件预测业务。
4.加强气象信息化建设,推进气象现代化发展。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及支撑环境建设,构建统一的数据产品加工处理流水线和数据环境。推进多源气象观测数据的融合应用,建立综合观测数据实时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平台和智能化业务流程。做好智慧气象行业应用、普惠式智慧服务及气候养生大数据存储处理系统建设。
(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平安成安建设
1.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建设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推进各级政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建设,建立完善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的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加强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预案实施、监测预警、灾害保险、防灾科普等方面的非工程性措施研究与实施。
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建立基层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划分各级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事权,明确责任主体,划分责任边界和责任追究边界。加快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进一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完善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气象“四员”队伍和气象志愿者队伍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社会响应机制。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等级,依法落实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在灾害应急中的职责和义务,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建立以台风、暴雨(雪)、霾等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停课、停工、停市制度,完善灾害应急处置程序,实现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与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间高效衔接。
2.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面落实《成安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市县二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和平台,应用“互联网+”等相关技术,重点推进平台信息资源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的实时推送展现。强化部门联动,形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成安预警信息全网发布平台以及与应急广播的有效衔接;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北斗卫星等新技术手段,完善“绿色通道”,提高对偏远农村和山区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完善预警信息再传播机制,形成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
3.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科学化水平
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编制气象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区划;完善重大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制度;加强气象灾害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深化政策性保险、再保险气象服务,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
提高社会公众气象信息应用能力。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科普长效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科普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城乡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将气象科普融入台站业务办公用房、观测场地和台站园区。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应用气象信息主动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三)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促进民生气象保障
1.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保障
完善农村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面向现代农业服务需求,建立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网,提升现代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能力;积极培育社会气象为农服务组织;推进“互联网+”气象服务进村入户设施建设。
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和现代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引用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对农业、林业致灾气象条件的监测与分析,开展多元化、多时效农用天气、物候期、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病虫害气象条件和农业产量年景等预报,建立作物生长及品质影响的关键气候指标,拓展农家乐、民宿经济等为农服务范围,构建新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2.加强城市气象服务保障
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围绕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小城市建设,建立城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城市突发强降水、高温、雾、霾等多灾种及城市积涝早期预警系统。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社会组织体系,开展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加强城市运行保障气象服务。加强智慧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气象服务融入城市运行管理。加强城市重大活动常态化气象服务,为城市运行的调度、指挥、联动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城市环境气象服务。加快雾、霾、酸雨、负氧离子等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开展针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气象服务和城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以及紫外线强度、人体舒适度等与居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有关的气象服务,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
3.加强气象服务经济发展
加强交通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开展交通干线大雾、强风、强降雨、降雪、冰冻等气象灾害和路面温度、积雪厚度、路面结冰、能见度等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加强交通高影响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
加强能源气象服务。完善多部门共建共享、联合监测、联动预警机制。共享风能、太阳能等能源普查数据,建设能源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电力运行等能源气象保障服务。
4.加强城乡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一体化
提高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保障水平。服务民生需求,不断丰富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加强互联网服务、声讯系统、短(彩)信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等的质量体系管理,拓展智慧气象手机客户端地方特色功能和实时推送服务,实现中国气象频道本地化高清节目分享及重大事件直播、插播业务需求。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供给机制,制定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保障水平。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基层气象预警信息接收传递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气象信息获取途径,切实提高基层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大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段广播、电视气象节目插播密度。
(四)提高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强化生态安全保障
1.提高生态气象综合监测能力
建设多功能生态气象监测网。在已有气象监测网络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生态功能需求,布局多要素的生态气象监测站,完善霾气象观测网,统筹建设覆盖全市实景监测网,构建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系统、生态环境综合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
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观测。在全市范围内增建风能资源梯度观测塔和太阳能资源辐射观测站,开展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和太阳资源详查,为我市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提供科学合理的气候能源开发依据。
2.提高气候资源评估能力
开展资源承载力评估和精细化区划。依据气候资源承载能力和开发利用潜力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气候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结合生态市的建设,开展局地生态系统气候承载力评估与分析,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对象制定生态气候精细区划,为政府提供与重大战略举措相适应的生态气候承载力评估服务产品。
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建立市级气候可行性论证咨询服务的业务平台和业务流程。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为城乡规划、区域经济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和气候资源开发等提供技术服务。
3.提升空中云水资源利用水平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完善市、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系统建设;建设标准化作业点、作业基地和作业队伍,补充建设移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的探空系统、雨(雾)滴谱计、GNSS/MET观测站等监测设备。
加强人影天气技术方法研究。因地制宜建设人工增雨试验基地,建立开展云、雾和降水气候学分析,开展多种作业手段联合作业试验,加强新观测装备和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试验,获取人工增雨作业关键技术指标,完善人影天气专用数据库和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系统,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率。
(五)完善社会管理法治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加强气象法制和标准建设
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制度,完善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气象信息安全和使用管理制度、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社会气象监测设施统筹规划和数据共建共享管理制度。
加强气象标准化管理。强化气象标准的执行,完善地方气象标准体系,重点推进气候资源开发、雷电灾害防御、气象预报预警传播、气象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农业气象等领域的气象标准和地方标准规范建设。
2.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深化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继续清理、调整气象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与审批有关的中介服务,做好与上级取消、下放或调整气象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推进实施核准目录外建设项目不再审批和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承诺验收制审批,减少审批环节、审批前置条件和审批层级,提高气象行政审批效能。
健全气象社会管理和执法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气象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能,推进市级成立气象执法监察中心。创新气象社会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分类分行业执法督查,维护社会气象活动的正常秩序。
3.强化防雷安全监管
完善防雷安全监管机制。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强化防雷安全监管机构和力量。加强企业防雷安全主体责任监督,完善全市防雷重点单位诚信机制建设和防雷安全隐患整改落实监管制度,推进落实防雷重点单位的安全责任制。建立面向公众的防雷检测信息查询系统、防雷安全隐患管理系统,提高防雷安全定期检测覆盖面和隐患排查整改率。
强化防雷安全监管技术支撑。探索市、县两级雷电灾害防御规划,推进落实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和雷击风险区划与评估,加强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市和有条件的县(市)设置防雷安全技术中心,开展防雷安全检测和公益性技术服务。
(六)改善气象台站基础设施,保障气象事业发展
1.推进气象专业装备基础保障设施建设
建立探测装备智能化保障系统和车载式检修平台,实现从装备供应、运行监控、维护维修全流程管理,提升设备设施应急抢修能力。建设装备运行监控中心,集成装备运行状态、数据交换、故障处理追踪和远程控制的全网监控处置功能。加快市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健全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的检定、校准装置,提升现场标定校准能力。
2.推进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善工程
按照“满足功能、适度超前、留有空间”的要求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思路,统筹规划建设满足防灾减灾功能要求的气象基础设施。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全面推进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善工程。重点推进遂昌和松阳气象监测预警中心、成安雷达二期、成安观测站搬迁工程。完善符合气象事业安全生产要求的水电设施、道路、围墙、护坡、防雷等配套设施,切实提高气象业务服务的基础支撑能力。
 
、保障措施
(一)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进一步落实《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化,加快推进气象安全、气象审批制度、气象服务、防雷管理、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深化市厅合作,建立地方气象与国家气象相协调的发展机制,推动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人才队伍的学历、专业和岗位结构,营造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完善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业务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过硬、综合管理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创新团队建设和考核机制,支持全市共性的核心技术研发。
(三)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共建共享
加强与相关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交流与合作,重点推进重大气象科技攻关、气象监测设施建设、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气象交流与合作,继续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多部门气象监测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四)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绩效
进一步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优化气象建设投资结构,提高气象公共财政保障水平;加强气象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