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2025.09.17 | 索 引 号 : | 40304122-9-0402-2020-1073 |
发布机构: | 县 社 | 文 号: | |
主 题 词: | 其他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为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补网强网用网”行动,畅通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渠道,加快提升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提标提质,改善农村(社区)居民购物环境,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邯郸市现有乡镇(街道)242个、村(社区)5850个,全市各类村级超市14026个,其中供销社系统村级网点1858家(50平方米以下624个,50至100平方米825个,101至 300 平方米280个,300平方米以上129个),供销社系统外超市12168个(50平方米以下4829个,50至100平方米 5614个,101至300 平方米 1118个,300平方米以上607个)。
按照东部补短板行动要求,聚焦“一品一播”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县域仓配设施,构建集约化配送体系,以广平县南韩镇南韩村喜乐佳超市为标杆,通过自建、合作、加盟方式,全面规范提升全市乡镇、村(社区)供销网点(农村超市),重塑市、县、乡、村上下贯通的供销社流通体系,提升“平时运营、应急保供”能力,让农村居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品质消费。2025年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3500家以上,实现乡镇覆盖率 100%,行政村覆盖率达60%以上,其中直接利用供销网点1300个,规范化提升农村超市1800个,新建农村超市400个;2026年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27年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二、规范提升标准
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实行“五统一”管理。1.统一采购。通过市级集采集配中心整合供应链资源,确保县、乡、村经营网络“三点一线”,减少中间环节成本。2.统一配送。设立县级共配中心,整合供销物流、邮政快递、第三方物流等运力,按“定路线、定时间、定站点”模式开展统一配送,降低物流成本。3.统一核算。采用信息化系统对各门店的销售、库存、财务等数据实时监控和统一核算,提升运营效率和决策准确性。4.统一标准。实施店内物品标准化摆放,规范接待、导购、退换货等流程要求,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5.统一标识。经辖区县级供销社授权可规范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重构供销系统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一)村级便民超市
1.基本型(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
建设规模:经营面积一般在50平方米左右,商品单品达 500种以上。
服务功能:1.提供油盐酱醋、小食品、日杂用品等生活必需品零售,满足村民就近、便利消费。2.提供彩票业务、生活缴费快递代收代投等服务。3.提供生产生活信息服务。4.提供突发情况下的日用品、生鲜供应保障。5.开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和线上销售。
2.增强型(人口1000人以上的村)
建设规模:经营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商品单品达1000 种以上。
服务功能:在“基本型”村级便民超市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农产品需求、劳务、房屋等中介信息服务;提供简易农资农具等销售;通过“一品一播”提供小批量农产品、手工制品等上行服务,包括包装、代销等增值服务。
(二)社区便利店
建设规模:经营面积一般在50平方米左右。商品单品达到500种以上。
服务功能:在“增强型”村级便民超市的基础上,增加家政预约等增值服务。
(三)乡镇级超市
建设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00平方米左右。商品单品达到3000种以上。
服务功能:在“社区便利店”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农产品收购、就业培训、产权交易等便民服务;具备简易仓储配送功能,为一定范围内村级商店、农户等提供小批量商品配送服务。
三、推进措施
(一)分类规范提升。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聚焦短板、注重民生,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2025年年底前,根据各县(市、区)网点布局、运营现状等实际情况,对照乡镇、村、社区超市规范提升标准,分类开展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规范提升工作。对基础条件好的原有基层供销网点完善调整后直接投入使用,规范化运营;对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进行标准化规范提升,实行“五统一”管理;推动在相关基础条件薄弱的村、社区新建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
(二)坚持示范引领。以广平县、大名县、馆陶县为试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6月底规范提升乡镇、村、社区供销网点(农村超市)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全市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样板。其他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以广平县、大名县、馆陶县为标杆,12月底前完成本年度本区域供销网点(农村超市)改造提升目标。
(三)共享共配中心。统筹利用县域“一品一播”仓配中心、供销社农资、食盐仓储设施及客货邮、第三方物流等现有资源,2025年建成4个中心仓、16个县级周转仓,初步形成“市级平台统筹-县级中心集散-乡村网点触达”的三级农村配送体系。引入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和自动化分拣设备,提升仓储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商品市场竞争力。
(四)深化网点赋能。开展“一品一播”带货直播和社区团燕年,探索优质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还原上世纪“老供销社”的样貌和经营形式,通过怀旧购物体验、老供销社研学游等,助力邯郸特色供销品牌文化传播。围绕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不断丰富服务范围,探索增加公益彩票、烟草、生活缴费、快递代收代投、农村产权交易等多种综合服务功能。
(五)健全推进机制。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按照年度目标任务,以月为单位,细化分解任务,加快推进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规范提升,实现每月打造一批、验收一批、启用一批。实行月通报制度,对进度落后的县(市、区)强化督导:市政府每季度召开现场会,破解难题,扎实推进,确保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规范提升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市供销社主要负责同志及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市供销社。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对本区域村级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规范提升工作负总责,要统筹抓好方案制定、目标确定、推进进度、政策支持、组织动员、监督调度等工作;明确任务分工,加强部门工作协调,形成政策合力,统筹推进县域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规范提升工作。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基层供销网点(农村超市)规范提升工作,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