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2025.09.15 | 索 引 号 : | 00062131-7-1407-2011-1007 |
发布机构: | 柏寺营乡 | 文 号: | |
主 题 词: | 其他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柏寺营乡群众避险转移应急预案
一、防御组织机构及职责
防汛应急避险转移指挥部由乡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乡长任常务副指挥长,负责全面工作;全体领导班子、村干部为成员,负责包组、包户工作。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明确各村支部书记是本单位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监测员,负责观测雨量、水位及观测设施管护并在发生险情时向领导小组及预警员通报相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预警员,负责发布预警信息及预警设施管护;根据需要转移的户及人口数设置转移安置组具体包户人员及数量,负责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确保所有危险区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预定的安置地点。
监测员:结合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信息等,及时观测雨量信息、水利工程及危险区渠道的水位流量等相关雨水情,并把监测到的雨水情信息及时上报。
预警员:在收到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利用高音广播、手摇报警器、锣鼓号等多种预警设备,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息,并向下游相关村庄通报。
转移员:负责按照乡指挥部的命令及预报通知,组织群众按预定的转移路线转移,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二、预警转移条件
根据降雨量适时发布预警信号,由预警广播、铜锣和手摇报警器3种形式。当接到上级预警通知或简易雨量计观测到降雨量达到或超过预警值时,预警广播直接发布预警级别;铜锣报警分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两种,连续敲缓慢敲击为准备转移;持续快速敲击为立即转移;手摇报警器持续快速摇动为立即转移信号。
准备转移:村支书下达准备转移命令,预警员发出准备转移信号,分包危险区的村组干部动员群众做好转移准备,转移安置组随时准备协助群众转移。
立即转移:村支书下达立即转移命令,预警员发出立即转移信号,危险区包村干部及转移安置组立即组织群众向安置地点转移,对重点部位设置警戒区,严禁群众进入危险区域,并将险情及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
三、人员转移
鼓励转移人员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对自行安置确有困难的,乡政府应当启用确定的集中安置场所和临时避险场所安置。人员转移安置按照“生命至上”原则,采取集中转移方式有序组织相关人员前往避险安置,防止人员脱管、漏管。
转移安置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采取包户的方式,以安置在村委会、学校或地势较高的安全地方为主。
灾害危险消除后,按照上级部门安排,乡人民政府、街村民委员会开展灾后安全评估;在安全隐患排除后,应当有序组织转移人员返回,并做好返回区域环境清理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负责对本辖区的监测预警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座机、手机、对讲机、视频会议系统、卫星电话等至少3种有效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指挥高效畅通。在汛期充分利用广播、墙报、标语等向群众进行宣传,发放明白卡,开展应急演练。要按照“备而不集、用后付款”的办法,以代储形式储备各类防汛物资,保质保量的做好编织袋、铁丝、水泵、救生衣、救生圈等防汛物料的储备。常备物料专人负责、严禁挪用,保证备得足、运得出、用得上。当有中到大雨预报时立即全员上岗到位,加强对危险部位的监测和巡查。
五、严明纪律
防汛工作事关大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实践观、构筑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防汛抢险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防汛工作落到实处。带班领导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注意雨情、水情、灾情,确保汛情信息的上通下达和防汛指挥命今的实对在防期间玩忽取守、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附 则:预案在实施期内,如果各责任人因工作或其他事宜有变动,继任者自行替补。
柏寺营乡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5日
柏寺营乡人员转移避险指挥部
指 挥 长:王 力 乡党委书记
常务指挥长:郭浩然 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成 员:王俊江 乡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
潘 磊 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侯 刚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崔学波 乡党委委员、政府副乡长
宋 家 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王博晗 人大副主席
王泽涛 党建办主任
刘海峰 执法队长
赵金增 一级主任科员
李成涛 二级主任科员
李淑红 二级主任科员
杨亚坤 八级职员
24村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