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2024年工作谋划

发布日期: 2024.01.22 索 引 号 : 01288557-1-0302-2020-1008
发布机构: 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文      号:
主 题  词: 工业、交通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1、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在智能化方面,一是完善和深化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二是以国家增发国债为契机,搭建工业企业生产自动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企业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步伐。三是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上云全覆盖。在绿色化方面,加快绿色工厂建设进度,全年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家以上,争取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力促将开发区申报成国家级绿色园区。在高端化方面,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性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作用,力争高质量的成果转化在我县落地。进一步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训力度,2024年,努力实现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净增数量2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70家的目标,全面推动我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继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推动“两化融合”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重点推进正大制管、友发钢管等管类企业技改升级,推进金泰包装、金丰薄板等板类企业扩链强链,推进中鸿阀门、恒工机械等配件类企业持续扩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3、做好入统企业工作。明年重点对新建投产企业进行逐一摸排,建立新建投产企业培育库,掌握预备入统企业名单,争取完成市定入统企业任务目标。

4、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瞄准全县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企业,引进拥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和创新创业融合性人才。落实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到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搭建县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聘请企业科技顾问,邀请专家团队定期到有实际需求的企业调研、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进专业人才。通过人才引进,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5、做好工业运行分析和预测工作。紧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工业投资、小升规企业数等重要指标,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指标变化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生产、运转方面存在的难题,通过及时的分析和预测,保障工业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

6、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围绕重点企业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实施县级初审、市级认定、推荐省级、遴选示范、重点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7、做好创新赋能、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以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引领企业提质增效,引导企业通过企业单建、校企共建、多企联建等方式,积极开展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认定和提档升级,对企业申报研发机构实行常态化申报、网上申报等方式简化申报流程。对现有的B级(市级)和C级(县级)研发机构,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对符合升级条件的,积极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不断提高县域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质量和水平。

8、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搞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特别是针对科技创新等专业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积极组织企业经营者参加各类高端培训,搭建起专家教授与企业经营者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关于成安县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2021-2026)》,通过开展企业家培训、科技大讲堂、高校名企的企业家外出集中培训、河北省职业经理人学堂教育培训、中小企业“百场万家”公益活动,充分发挥“百校千企”产学研服务平台作用组织县域企业参加全国各地大学线上、线下产学研专场对接会,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能力,提升企业创新动能,促进集群企业高质量发展。

9、做好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坚持健全完善产业集群“领跑者”梯度培育体系,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核心领域,开展精准指导帮扶,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企业上市为导向,以优化生态为支撑,大力培育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质量效益优、有上市意愿,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创新卓越“领跑者”企业。

10、强化科技创新组织协调工作。定期研究科技创新工作,指导协调推动全县科技创新重大政策安排、重大工作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加快科技创新跃升计划的组织实施。

11、进一步凝聚攻坚合力。围绕我县科技创新跃升计划重点任务和目标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协调各乡(镇)、工业区和相关成员单位,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标准完成。

12、持续完善配套政策。全面完善并出台针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改、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政策,全方位激励企业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全面落实省、市有关科技创新的相关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成安县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同时学习借鉴外地科技创新先进经验,完善我县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研究出台新的引导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细化落实配套措施,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