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成安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对政协成安县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83号提案的答复

  • 信息来源:政府办
  • http://www.chengan.gov.cn 
  • 发布时间:2024-11-03

  

王俊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们应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前沿科研和创新实践。同时,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完善的科技评价体系,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

 1.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积极筛选有基础、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推荐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指引,针对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薄弱环节,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指导。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资金资助,引导企业充实研发力量。同时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强化与京津产业对接,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切实提高我县企业科技实力。二是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推进苗圃工程、雏鹰工程、科技小巨人工程,对通过省科技厅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创新资金项目和成果奖,进一步助推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目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 160家;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910家;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邯郸市科技领军企业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 36家。

 2.出台政策,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为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我县制定出台了《成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跃升计划的若干意见》(成政办[2020]25号),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县级分别资助50万、30万、10万,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创新。

 3.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对接,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县域特色产业科技需求现状,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建立更为紧密的产学研对接通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4.深化科技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一是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对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项目对接,积极引进大专院校的科技成果在我县转移转化。牵线促成19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提升提供技术动力。二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步伐。加快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夯实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提升提供技术动力。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三是组织企业参加河北省科技成果直通车、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成果发布等线上线下会议,与清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等对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项目对接,积极引进大专院校的科技成果在我县转移转化。

 5.做好项目绩效评价,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建立了完善的科技评价体系,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

 二、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我们应该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国发展。组织领导情况

 1.加强素质提升,激发创新动力。为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开展,我县制定出台了《成安县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年-2026年)》(成政字[2021]75 号)《成安县人才九条》重点围绕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制定激励措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调动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县财政每年拿出 200 万元,通过举办高端论坛、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拓宽企业家视野,激发企业家谋求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企业家能力水平。加强科技人才政策激励,强化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统筹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2.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激励。对全职引进培养和柔性引进的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加大对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力度,通过后补助方式,对取得重大工程技术成果、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的河北省产业创新团队,每年给予10-20万元专项研发经费支持。

 3.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瞄准全县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企业,引进拥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和创新创业融合性人才。落实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到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4.深化校企合作,引进高端人才。牵线促成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保障。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需要资金的支持。我们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比例。加强对科技项目的评审和监督,确保科技经费的有效使用。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同时,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1.落实科技奖励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合理统筹政府财力,设立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实施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性改革,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使其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近年来年落实科技奖励资金1000多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及自身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取实地调研方式,了解企业的科研状况、享受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和科技统计数据填报等情况,开展针对性政策指导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开展送科技政策宣传行动。依托R&D投入统计业务培训契机,通过上门宣讲、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掌握国家、省、市、县科技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充分激发企业和社会力量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成安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