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供销服务农民生产生活能力的实施方案》的 政策解读 

  • 信息来源:政府办
  • http://www.chengan.gov.cn 
  • 发布时间:2022-02-19

  

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供销服务农民生产生活能力的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以深化供销合作社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为主线,以创新生产服务、流通服务、信用服务、管理体制为工作重点,以打造县供销龙头企业、乡镇为农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社、电商服务站、农村产权服务点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改革,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助推我县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到2025年,县、乡、村三级为农综合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供销系统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网点建设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环境美化、经营有序、方便群众,综合服务功能健全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集团企业”的组织架构全面建成,构建系统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

--继续在全市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提档升级,实现增比进位。

二、重点任务

(一)创新生产服务体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规范乡镇土地托管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为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3公里服务圈”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提供全托管、半托管等服务。到2025年,规范建设乡镇为农服务中心9个,实现全县涉农乡镇全覆盖;为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服务达到10万亩以上,全托管服务达到5万亩以上,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达到50万亩次以上。

(二)创新流通服务体系。适应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新需求,推广“供销服务+城乡居民”发展模式。依托县龙头企业和乡镇为农服务中心,通过连锁配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形式,全面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电商服务站、农村产权服务点,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等传统业务和电子商务、农村产权等新兴业务下乡进村,构建城乡上下互融互通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探索开展农副土特产品进社区、进机关、进院校、进企业、进超市“五进工程”,构建“农产品智能配送中心+社区智能终端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的直采直销放心农产品流通体系。到2025年,全县村级综合服务社、电商服务站、农村产权服务点达到230家以上,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家以上。

(三)创新合作信用服务体系。适应农民专业合作新趋势,推广魏县“政银社户保”金融助农模式。加强与上级供销合作社合作,依法合规开展农村合作金融业务,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规范提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与金融、保险系统成立代办业务合作机构达到2家以上,惠及1万以上农户,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网络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全县交易额达到6亿元以上。

(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适应新时期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创新供销合作社新体制、新机制,努力建成运行高效、管理民主、协同互助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领导责任。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重视供销合作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把供销合作社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程,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县级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相关单位要参照县级做法成立相应工作机构。领导小组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事项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二)强化政策支持。发改、财政、农业农村、资规、行政审批等部门要优先支持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农村产权交易等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给予用地和资金保障,联合开展为农综合服务业务,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支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建设项目、农村集体采购项目等6类农村产权“应进必进”,保障农村集体财产权益。

(三)强自身建设。县供销合作社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社、依法依章治社。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旗帜供销”工程,大力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推进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汇聚起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关链接: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供销服务农民生产生活能力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