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成安 > 魅力成安

成语典故

  • 信息来源:成安县人民政府网
  • http://www.chengan.gov.cn 
  • 发布时间:2024-01-23

  

蚩尤战死葬成安

信息来源:县

 

 

蚩尤战死葬成安 蚩尤,我国上古时候的部落首领,他与黄帝、炎帝并称为华夏民族的三大始祖。在北宋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蚩尤冢在成安界。蚩尤为什么葬在了成安地界呢?这还得从他与炎、黄二帝所进行的那场生死大战说起。 距今约5000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进入部落社会。在众多的部落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还十分低下,这些部落需要不时迁徙,以寻找更为富饶的生活场所。黄帝部落为姬姓,其初居地约在今陕西北部,后来他们东迁过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边向东北移,到达今河北涿鹿一带。炎帝部落姓姜,其发祥地约在今陕西渭水上游一带,后沿渭水东下,顺黄河南岸向东,到达今山东一带。蚩尤部落,史书称作九黎族。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云: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蚩尤为九黎族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九黎族原居住于我国东南部,后来他们向北迁徙,这样就与东迁的炎帝部落相遇,而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时间的争斗,炎帝部落被打败,向北逃往涿鹿,投依黄帝。但蚩尤部落不依不饶,继续追击,浩浩荡荡杀向炎黄两个部落所在的涿鹿。面对强大的蚩尤部落,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被迫联合起来,与蚩尤部落在涿鹿一带展开了一场剧烈的战争。 关于涿鹿一战的具体时间,有专家根据易书记载,考证为公元前2697年。但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故其实际情况并没有记载下来。后世口头传说,传来传去便加进了许多神话色彩,如说黄帝长有四张脸,说蚩尤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说蚩尤变幻多方,有征风召雨、吹喷烟雾的本领,使得黄帝的军队在战阵上困顿迷惑,一筹莫展。一次,双方军队在原野上战斗正酣,蚩尤作起魔法,造出漫天遍野大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围困在核心,不辩东西南北。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雾中,蚩尤所率弟兄一个个铜头铁额、头上生角,还有魑魅魍魉等山精水怪,他们在雾中或隐或显,时出时没,逢人便砍,见人就杀,只杀得黄帝的军队马嘶人叫,虎窜狼奔。黄帝手中挥舞着宝剑,站在战车上大声喊:冲出去呀!冲出去呀!”然而冲杀了大半天,转来转去,还是在这一片大雾的包围之中。就这样,黄帝九战九不胜,直到后来得到一个叫玄女的女神的帮助,传授给他兵法,从此行军布阵,变化不可捉摸,于是军威大大振奋起来,终于打败了蚩尤,擒而杀之。 关于蚩尤在何处被擒杀以及他埋葬在何处?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就在涿鹿这个地方,黄帝的军队将蚩尤重重包围,将其生擒活捉,并在当地将他杀死。《史记?五帝本记》日:“(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另一说,蚩尤在涿鹿战败后,他且战且向南退去,一直退到冀州的中部,才被紧追不舍的黄帝军队围而捉住,斩首杀之,他的尸体也被埋在了那个地方。成安,古属冀州。北宋乐史编著的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载:蚩尤冢在邑(指成安)界。就是说,蚩尤被埋葬在今成安县境内。 成安,位于太行山山前平原。古时候,黄河从今县域东部自南而北流过,而漳河又在成安地域自西向东流过,然后注入黄河。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很可以使败退的蚩尤部落陷入绝境的。想想吧,那时候的冀州大地,东边是汹涌奔腾的黄河,西边是南北绵延800里的太行山,蚩尤部落只能沿着山与河之间的台地仓皇南撤。而到了今成安地界,前方又遇到了水流湍急的漳河。三面有险,后有追兵,精疲力竭的蚩尤军队终于被黄帝大军重重包围。蚩尤率众拼命冲杀,企图打开一条血路。他暴怒的吼声露天动地,令人心惊胆颤。然而身边的弟兄一个个倒于血泊之中,蚩尤本人也多处负伤。他宁死不屈,始终不肯投降,最后被黄帝擒杀。传说蚩尤被杀时,他的鲜血将天空都映成了红彤彤的颜色。又传说,蚩尤的血将附近的土丘染成了赤丘,因此成安一带古时候便被称为斥丘”(古时”),西汉初汉高祖便在此置斥丘县,成为成安县的前身。 蚩尤战败了,但是后世民众把他视为失败的英雄,奉为战神,不仅崇尚他的尚武善战精神,而且不忘他的功德(传说蚩尤发明了铜器);为他修墓立庙,烧香祭祀;并且还编唱了蚩尤戏。南朝任防《述异记》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柢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祗。蚩尤死后,他的部落被黄帝所兼并。其后,炎、黄两族因利害冲突,他们之间又打了几丈,炎帝族战败,于是三大部落逐渐同化合一,并从河北向河南发展,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础。蚩尤冢后被泛滥改道的漳河所冲埋,但是蚩尤的故事在成安民众中永远地流传着。

大禹治水至衡漳

大禹治水至衡漳 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上古尧帝时,曾经发生了一场非常严重的洪水之灾。《孟子?滕文公上》追述日: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倡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尚书?尧典》则描述道: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那时的情景实在是凄惨可怕极了:平原泛野一片汪洋,连高山和丘岭都快被淹没了。人们没有居住的地方,只得扶老携幼,东西漂流。有的爬上高山去找洞窟藏身,有的就在树梢上学雀鸟一样做窠巢。田地浸没在洪波里,五谷全被水淹坏,飞禽走兽则和人类争抢地盘。可怜的人们在水潦和饥饿的熬煎中,没有吃的,没有住的,还要随时提防毒蛇猛兽的侵害,用衰弱的身体与疾病抗争。这日子是多么绝望啊! 为了拯救天下黎民,尧召集各部落酋长开会,商量治水问题。那时候人们还缺乏经验,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治理?四岳(主管四方事务的酋长)提议,由鲧负责这项任务,说: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鲧受命后,他采取了湮障的办法,就是水来土掩,筑堤围堵。谁知堤坝筑得越高,水涨得越高,最后冲毁了堤坝,水灾闹得更凶。鲧这样治了9年,丝毫没有成绩。尧非常生气,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又把他杀了(一说是舜杀了鲧)。 尧年龄大了,他把帝位禅让给舜。舜登天子位后,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件大事仍然是治水。他召集各部落酋长说:你们认为谁能做治理水患的官呢”? 四岳回答说:禹担任司空(管理工程的官),让禹负责治水,一定能成功。舜听了很高兴,就把治理洪水的任务交给禹来负责。 禹是鲧的儿子,是黄帝的玄孙。他受命后,首先对洪水进行了研究。他想,父亲用堙障堵塞的办法治水,结果不断决堤。一日诀堤,洪水更加凶猛,造成的危害更大,这个方法不能再用了,不如试着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利用水由高处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顺着地势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让它汇人四海来平息水患。 确定了治水思路之后,禹就带领大家疏浚河流,或重新开挖河渠,劈山导洪。经过无数个昼夜的艰苦奋斗,使河流畅通了,洪水顺着河渠没有阻挡地东流人海,水患终于平息了。 据说,禹从尧帝七十二年开始治水导河,至尧帝八十五年治水成功,前后达13年。期间他到各地巡视水情,做出治水规划,率领民众一条河流一条河流地治理,足迹遍及九州。 禹也曾来到成安地域疏河治水。《尚书?禹贡》记载说: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意思是说,禹先来到冀州,从壶口这个地方开始治理,然后去治理梁山和岐山;整修好太原一带,又来到太岳之阳,在覃怀(在今河南省)治水取得成绩后,又来到衡漳。《辞源》释日:衡漳,古水名,即漳水。《尚书?疏》日: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漳水即漳河。古时候,漳河与黄河长期流经成安地域。黄河,从今县东界一带自南而北流过。漳河,发源于太行山,在冲出山区到达平原后,先向北或东北,流入今成安地域后,转而东流,在今漳河店以东或东北注入黄河。古代视东西流向为横流,因此这一段漳河即被称为衡漳。明、清、民国《成安县志》日:衡漳故道在漳河集等村。漳河集即今成安县漳河店。 衡漳故道在成安,在成安县漳河店一带,此说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邯郸晚报》200542日所载赵明信(时任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邯郸一带与殷商的发祥》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当初的漳河,自南向北流淌的河床距离太行山仅百里,在今成安县漳河店之西数十里处转而东流,在漳河店之东旋而向北。古代视东西流向为横流,便把漳河店一带称为衡()漳。据古籍记载,禹至衡漳的时间在尧帝七十五年。这一年,一说在公元前2222年,一说在公元前2283年。因尧舜禹时期实乃传说时代,故确切年份还有待于科学考证。 禹治水的时候,生产力还非常低下,使用的生产工具十分简陋:挖泥铲土使用的是木制的耒,搬运这些泥土则是靠扁担、畚箕和筐。禹身为治水总指挥,却一点也不搞特殊,带头参加艰苦的劳作,拿着畚箕、木未,冒着大风大雨走在最前面。13年,他曾三次路过家门口,有一次儿子哭泣的声音都传进了耳中,他多想进去看儿子一眼,与久别的妻子说上几句话呀,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硬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手上脚上长满了厚厚的老茧,指甲磨得光光的,小腿上的汗毛也掉没了。由于长年累月的潮湿和太阳的熏蒸,禹不到老年就得下一个半身不遂的病症,走路一跛一颠的,十分费力气。他的手下有个叫奚仲的,经过反复实验,给禹造了一辆推车。用车运输,比肩扛、手提方便多了,所以造车的技术传播得很快,大大促进了治水工程的进展。 禹疏浚了漳河,然后又疏浚了附近的马颊河以及徒骇河、太史河等黄河下游九条支流,使黄河之水顺利人海。 禹治水有功,又有高尚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拥戴,人们称他为大禹,舜帝也把职位禅让给了他。禹的功德惠及子孙万代,《左传》一书中赞道: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意思是说:美好啊,禹的功绩。他光辉的品格和功业,影响多么深远。如果没有禹我们恐怕早变成了鱼吧! 这赞美一点也不为过。

吕洞宾夜宿凤凰台

吕洞宾夜宿凤凰台 成安县城北、曲村村南有凤凰台,传说曾有凤凰集其上,故名。凤凰台始修于何时?已不可考。有一则民间传说故事,说是在战国的时候,曲村有姓和的父子俩,以种地为生,兼习篆刻。一天,他们去村南刨地,忽见地头的大桑树上落着一只羽毛华丽的大鸟。那大鸟见有人来,呜叫了两声,展翅腾空飞走。和老汉十分惊奇,说:常听老人讲,有一种神鸟叫凤凰,这只大鸟如此奇异,肯定就是凤凰!常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地下难道有宝物不成?”父子俩一合计,便在树下刨了起来。挖了足有1丈多深的时候,果然挖出一块晶莹的白玉。他们十分喜爱,在上面刻上和氏壁三个字,涂上印色,竟能拓印千张纸帛,真是一块奇玉。后来,和氏父子将此玉璧进献给赵王,赵王奉为至宝,厚赏和家,又在和氏璧出土之处大兴土木,建造了凤凰台。台上植奇花异草,前栽两株柏树,后栽两株梧桐树。后梧桐树死去,两株柏树却一直活到如今。赵王有了和氏璧,秦国的国王也想得到它,这才引出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以上传说故事很是完美,解释了凤凰台修建的时间、因由。但关于和氏璧的来历,早在战国时的《韩非子?和氏》和汉刘向的《新序?杂事》中已有记载,说是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玉璞,他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但他们不识宝玉,以为是普通的石头,诬卞和欺诈,先后将他的左腿和右腿砍掉。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抱玉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使人剖玉璞进行加工,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遂命为和氏璧。这块和氏璧后来为赵王所得,遂引出完璧归赵的故事。 这样看来,韩非子和刘向早已记述了和氏璧的来源:楚国卞和。不过,他们的记述也是根据的传说。凡传说常有多种版本,曲村的和氏璧传说可看作是另一种版本。此外,’’姓乃百家姓中稀有之姓,今曲村已无和姓,但临近的河疃却有和姓,不知是否与曲村有关系? 凤凰台始建年代虽无确切记载,但台上两株古柏,今大者直径已达17米,次者也有12米,没有千年以上时间,何能至此? 凤凰台上后来建了一座道观。据传,有一云游道人路过此处,见这里松柏蔽日,仙气缭绕,连声赞日:好风水!好风水!遂建道观住了下来,取名日仙鸣观。道人在这里修炼养性,信徒们也不断来此烧香朝拜。 岁月悠悠,不知过了多少时日。到唐开元七年(719),又--有一位云游道人来到了这里。只见他一袭长袍飘逸,五缕美髯拂胸,身背一把青蛇灵剑,一派仙风道骨。观主邀这位道人留宿,并煮茶款待。道人对凤凰台上云蒸霞蔚之景象甚是满意,于是慨然应允,与观主一起品茶论道,直至夜深。憩息一宿,第:X清晨,过路道人题《西江月》词一首于壁后,然后飘然离去。词日: 月落乌啼人静,风吹满面松花,道人邀我煮新茶,荡涤胸中潇洒。 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绕天涯,凤凰台畔即吾家,管甚明朝今夜? 词末尾落款:口 口。众人猜测,这口 口不就是个字吗?姓吕,又背青蛇灵剑,一副仙风道骨,那么潇洒,那么飘逸,那不就是吕仙吕洞宾嘛!故自此父老相传:吕洞宾西适邯郸道,曾夜宿凤凰台。,, 以上传说故事,在明、清《成安县志》中均有记载。明刘永脉黎号台记》也日:成安县城北五里许有凤凰台,父老相传,盾芍兀七年纯阳吕仙师西适邯郸,曾憩息于此,自题《西江月》词一首而去。” “仙人吕洞宾夜宿凤凰台,自然是虚幻之事。但历史上却实有吕洞宾其人,民国版《中国人名大辞典》日:吕洞宾,唐京兆(今西安)人。名岩,字洞宾。喜戴华阳巾,衣黄白裥衫,系大皂绦,状类张子房。咸通(860?873)中及(进士)第,两调()县令。值黄巢乱,移家终南得道,莫测所往。唐诗鼓吹中有吕洞宾诗一首。别号纯阳子,亦称回道人,即俗传八仙之一。又称为吕祖。《宋史》又称吕洞宾为关西逸人(隐居之士),有剑术,百余岁有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括号中为笔者注。)另有资料说,吕洞宾生于唐贞元十四年(798),会昌(841?846)中两举进士不第,遂浪迹江湖,64岁时游长安遇钟离权授以仙诀,隐居终南山修道。 以上资料记载,虽有出入,或说他曾及进士第,或说他两举进士不第,或说他两任县令,或说他是隐居之士,但总而言之是实有其人,并非完全杜撰。那么是否真实的吕洞宾曾来过凤凰台呢?按上引资料,说他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若果是如此,云游到凤凰台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他不可能在唐开元七年(719)来,因为那个时候他尚未出生呢。说吕仙师唐开元七年过凤凰台,还说他西去邯郸道,乃是后人附会黄梁梦道观吕翁点化卢生的故事了。 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绕天涯。这位在凤凰台题诗词的口口,真的是吕洞宾吗?如果是他,从词中对世事的叹息,看来应是那个两举进士不第、落魄的吕洞宾了。 由凡人到神仙,吕洞宾的形象有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吕洞宾的传说最早见于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但只是说他修道于终南山,不知所终。直到元朝之时,在一些杂剧中,吕洞宾才成了神仙,并成了八仙之一。道家正阳派尊吕洞宾为纯阳祖师,故俗称吕祖。 明嘉靖丁酉科(1537)成安贡士贾恭作《登凤凰台次吕公西江月》词日:收拾芒鞋竹杖,相邀月友诗人,凤凰台上倒芳樽,醉与樵夫共吟。 煮酒旋燃炉火,烹茶常取天津,吕公原是洞中宾,堪笑卢生一枕。该词中已将吕洞宾过凤凰台与邯郸道上点化卢生连在了一起。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凤凰台已倾圮,仅余一小丘,高不盈尺,鞠为茂草。知县刘永脉踌蹰慨叹者久之:及今不一修葺,恐日浸月削,千载灵台或不免同废圃颓垣,共消歇于荒烟野露风尘雨夕之余。遂动员村民,或挑筐,或挥镢,齐心协力将凤凰台重新加高加大,仍将吕洞宾仙笔题词并邑人属和之诗词刻勒,置于左方,以志景慕。”(旧县志引刘永脉《重筑凤凰台记》)。 明万历四十年(1612),李三畏任成安知县,他闻成安之乾隅旧有凤凰台,盖不知其作于何始,义于何居,唯是台以凤名,岂其台之初成也,矗矗秀起,云绕霞蒸,彼凤兮凤兮,览德辉而下之欤?说者又谓纯阳吕翁曾过登此台,信宿而去,西适邯郸道中。然亦不经见,其啧啧于田夫野老之口不衰也。由今观之,台峙而凤集,凤鸣而仙至,气类之感召,实有固然矣。但是,当他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至凤凰台考察时,却见此台经10年风雨冲刷,仅见断碑覆草莱中,而台址,而仙迹,则邈乎其不可追。李三畏嗟叹良久,遂谋诸父老,沿其故墟,鸠工整修,10日而成。然顾祠字未立,神将何栖而作台之意荒矣。为了使神仙吕洞宾有个居所,故又于次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复鸠工聚材,建祠于凤凰台上,并于祠内塑吕洞宾神像,祠名之日吕仙祠”(旧县志引李三畏记略)。吕仙祠,百姓又俗称吕祖庙。这,应是凤凰台上建吕洞宾祠庙之始。 清雍正十一年(1733)、光绪七年(1881)凤凰台吕仙祠曾两次重修。到民国时,仍为一座大院落,山门及院墙等建筑犹存,前有拜殿3间,后有大殿3楹,院内古柏森森,香烟缭绕。正殿东南侧有透灵碑一块,石质细润,光可照人,据说可映照县城城墙。 今凤凰台,殿堂、山门、院墙均已无存,仅留一南北长22米。东西宽28米、高15米之土台,有明代古碑一通。两株雌雄古柏,又称子母柏,仍矗立台上。东边母柏树老中空,惜已被儿童点火烧死。西边子柏仍枝叶葱茂,傲视苍穹。近年,村民在台上复建庙房3间,但低矮窄小,不成气势。且无围墙,台土裸露,任由风雨冲刷。 千年古迹,名台名祠,岂忍荒芜湮灭欣逢盛世,祈盼有识之土慨襄胜举,使此成安名胜重放异彩。